欢迎来到涿州文明网!
当前位置: 涿州文明网>

果园村“颜值”飙升 幸福感爆棚

发布者:admin   发布时间:2019-02-27 10:04:48

晨曦洒在乡间的小路上,摇曳着斑驳的疏影。两侧是白墙黛瓦的民居,墙体绘制的图画,既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,也有培育文明新风的内容,均以手绘形式呈现在村民家的院墙上。洁净靓丽的文化广场,美丽宜居的环境,201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乡村,这就是东城坊镇的果园村。

        四十年前,果园村瓦房破旧,道路坑坑洼洼,遇到雨天只能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烂泥出村。 现如今,果园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杨秀禄的带领下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自2016年以来,果园村按照“谱文明新韵、建生态果园”的总体目标,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,投资500余万元,铺设柏油路4080平方米,硬化大小胡同13条约7000平方米,新建全能式办公场所670平方米,果树艺术牌楼、仿古亭等装饰建筑悄然而生。彩钢坡屋顶全覆盖21000平方米,厕所改建100%,污水处理21户,亮化安装太阳板路灯18盏,绿化树植566棵涵盖6个品种。

        一件件,一幕幕、一桩桩,都诠译那句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话语。宽阔整洁的道路、层次分明的道旁绿化、整齐有序的健身设施,形态美观的路灯设施……都是果园村变化的缩影。

        每天清晨或傍晚,都会有村民来文化广场遛弯、打球、跳广场舞。在这幽雅的环境中,她们尽情地唱着、跳着、舞着。简朴和谐的原生态生活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样,人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延续着自给自足、淡泊祥和的生活情态。
        “以前我们总羡慕城里人住得干净,现在城里人羡慕咱村里人过得舒服。我的儿子都在城里上班,现在一到周末他们都回村里住。”谈起果园村的新变化,村民李阿姨欣喜不已。
        人居环境,折射的是大民生,扮靓了新时代农村的新面貌,果园村的村民切切实实的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红利。这里的村民,晨起眺望朝阳,微风徐徐吹过,和着田野的气息,傍晚漫步在乡间绿道,这就是最静谧、最淳朴的田园生活。
        “村里的环境美了,生态美了,就要发展经济了。产业,是乡村振兴的‘牛鼻子’。”村党支部书记杨秀禄对此颇有感触。果园生态示范采摘基地是2016年3月建成的,占地百余亩,该园主要种植桑葚、樱桃、杏、桃、梨、枣等品种,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,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采摘。果园村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,围绕乡村振兴做文章,加快农业与旅游、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,休闲农业、创意农业、乡村旅游不断发展,也充分带动村民致富增收。昔日果园小村庄,如今已成为采摘季节游人必到的美丽乡村。
        杨秀禄说,今后工作中,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稳粮增收、提质增效、创新驱动的总要求,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,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,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,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,为全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,发展乡村特色产业、乡村新型服务业和现代农产品加工业。
        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。近年来,果园村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美丽乡村之路,打造生态示范基地,昔日的落后小村庄演绎了精彩“蝶变”,助力东城坊镇乡村振兴深度发展。然而,果园村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,他们把眼光放在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中心,围绕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三大主题,把果园村打造成“步步有美景、处处是画卷、绿色满村庄”的休闲农业旅游度假村庄。
        乡村要长治久美,必须深化基层组织建设、基层民主科学管理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,果园村着力开展支部书记带头做表率、班子带领聚合力、党员带动当先锋“三带”活动,筑牢乡村振兴“主心骨”。把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作为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立足点和归属点,不断提升乡村“颜值”、厚植百姓“家当”、提升致富“底气”,擦亮乡村旅游这张靓丽的名片。
        未来的果园人以大地为画布,以智慧当画笔,去描绘田园生活的彩色梦想: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田野间欢快流淌,一幅幅绘满幸福甜蜜的画卷徐徐铺开,一片片生态秀美的新画面渐次绽放……
© 2018 涿州文明网 版权所有   冀ICP备15026922号-1   涿州市委宣传部(文明办)主办

技术支持: 涿州市新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

中国企业形象公信系统